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随军日记在线阅读 - 第199节

第199节

    再就是翘走厂里员工了。

    普通工人确实被拉走几位,但更多人觉得闻嘉嘉的服装厂工资高福利好,瞧不起短期的利益,就坚持呆在厂里。

    甚至还把谁谁谁来挖她的事儿告诉给了闻嘉嘉,闻嘉嘉还能咋办,只能愉快的奖励人家一笔钱啦。

    不错不错,再接再厉。

    至于两位设计师,可以说是隔三差五就要被挖。

    问题是这两人如今也是有分红有股份的人了,对于两人来说,“厂子就是我的家,我爱厂子胜爱家”这种话并非空话。

    谁让厂子利润受损,她们就要和谁拼命!

    她们可是很有脑子的,那些挖她们的老板们,难不成还会给她们股份分红?拉倒吧!

    自己也就是靠着是厂里的元老才有分红,要是真跳槽了,那就是半路进门的人了,而且还吃过两家饭,不值得信任。再者那些老板抠得要死,让她们偷盗设计图一共只给一百元,怎么可能会给她们分红。

    20岁出头就轻轻松松成为万元户的她们一心扑在厂里,把服装厂做大做强的愿望比闻嘉嘉还要强烈。

    六月份,闻春和闻萱中考。

    学校有老师建议两人考中专,被闻嘉嘉拒绝。

    其实这时候的中专要比高中还难考,读几年出来就能直接去工作。

    老家的方明燕就是如此,她那年考上中专后还打电话给闻嘉嘉,说是多谢她寄回来的书以及笔记,她才能考上中专。

    闻嘉嘉后来才晓得,她离开的这些年方明燕自己慢慢往上学,把初中毕业证拿下来了,这才能考中专。

    她还想着要不要请方明燕来厂里工作呢,她同郝青颖一样,学的是会计专业。没分配到啥好单位去,如今在老家县城的学校里当行政人员,也不晓得怎么分配的,牛头不对马嘴啊这是,方明燕信里已经吐槽过不止一回。

    刚好闻嘉嘉要去魏岱那边了,厂里真不能没个她亲近的人。至少财务这方面得抓在她手里。

    闻嘉嘉邀请了方明燕来,方明燕二话不说收拾好行李就带着丈夫来了。

    好多年没见方明燕,但方明燕变化不大。她欣喜道:“我就喜欢大城市啊,要不然废那劲儿读书做甚。可惜我运气不好,被分配到县城去,那里我都待惯了,有机会当然要跑。”

    熟悉的面容消除了时间带来的生疏,闻嘉嘉很快就又跟她亲密起来。

    毕竟两人是共同放过鸭的交情。

    闻嘉嘉把方明燕安排到财务部去,又招了位管理人员来当厂长。

    她丈夫是司机,刚好厂里缺司机,就也一同待厂里。

    闻嘉嘉还给两人租了房子,拉着方明燕的手叮嘱:“要是有机会,尽量买套房。你不晓得这两年房价涨得有多快,特别是海市,往后的房子必定是越来越值钱的。”

    方明燕很听闻嘉嘉的话。

    因为闻嘉嘉是年少好友不会骗她,加上她有学历滤镜,闻嘉嘉还是名校毕业学经济的,当然是闻嘉嘉说啥她都听。

    闻嘉嘉还道:“等安定下来,就把你俩孩子接来。小孩还得待在爹妈身边的,你家大的要上小学了吧,附近就有学校,那所学校我打听过还不错。小的就送到咱们厂的幼儿园,就在咱们厂区里面,你接送也方便。”

    方明燕生了一儿一女,目前两孩子是在孩子爷爷奶奶那里。

    可孩子爷奶还得帮着其他的儿女带娃,确实得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带。

    她点点头,决定安顿好后就让丈夫回家接孩子。

    有方明燕在,加上招来的厂长很有能力,闻嘉嘉便放心离开。

    闻春和闻萱……闻嘉嘉和两人商量后,依旧把两孩子留在海市读书。

    高中太关键了,闻嘉嘉去了解过省会的学校,都不如复大附中。

    还有分数线是个大问题,海市的分数线总是更低。

    再就是闻春闻萱有自己的朋友圈,她们在海市待了这么多年不想再离开,本身也更偏向海市。加上表姨婆会待在海市陪着她们,她们思考过后还是决定继续待在海市。

    闻嘉嘉便没去找学校说转学的事儿,想着往后每周回海市一回。

    又是一年开学季。

    等闻春闻萱开学后,魏岱带着闻嘉嘉和闹腾得不行的闻小妹去省城。

    闻小妹到了要上小学的年纪,魏岱把她送到他部队的小学去,那里老师管得严格,女儿奴被淘气的闻小妹折腾得不行,自己没办法狠下心管教,就只能寄托于老师管教。

    “……”闻嘉嘉无语至极,只觉得闻小妹很欠一顿打。

    一顿不够就两顿。

    闻春和闻萱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也皮得很呢,闻嘉嘉特别有经验。

    不过她目前没啥空教育孩子,她忙得都要飞起,忙着贷款,忙着买地,忙着找借口把早就合成,甚至被她更新换代过好几回的机器拿出来。

    这里是陌生的地方,可办服装厂时的那股劲儿又重新回来了。

    闻嘉嘉期间受到过挫折,也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明明服装厂那么挣钱,她完全可以再开几家服装厂轻松赚钱。

    可当心心念念的化机厂落成后,她眼睛忍不住酸涩了。

    跟服装厂不同,化机厂是她准备了好几年的厂子。

    投入越多,沉没成本越高,闻嘉嘉对这个厂子付出极多的心血,有着极大的期待。

    虽然它现在还很幼小,但闻嘉嘉站在厂子门口,真真切切看到这座筹备好多年的厂子坐落在她前方时激动之情不言而喻。

    这是完完全全属于她的工厂,完完全全属于她的事业。

    开厂的第一天,厂里人声鼎沸,几乎所有工人大清早的都来到厂里,脸上满载笑容,皆为未来的生活感到期盼。

    东方破云而出的朝阳洒落在这片土地上,将门口闻嘉嘉的侧脸照得金灿灿。

    她仰着头望着“浮阳制药化工机械厂”几个大字,眼睛明亮,眼神坚韧好几分。

    浮阳是她穿越后的地方,也是原主以及原主亲人生活过的地方。她把“浮阳”做为厂名,以纪念这是她开始的地方。

    闻嘉嘉野心勃勃,想把厂子做大做强。不管在哪个时空,她都好强好胜,她都能折腾,都希望站在行业的顶峰,让更多人听到她的声音,知道她的名字。

    第105章 闻春番外

    闻春记事早,身边的朋友无一人记得四岁以前记忆,但她就记得,朋友们感到很奇怪。

    三岁是她人生的一个坎,在那年她失去父母失去爷爷奶奶和二姨。

    村里的支书爷爷将她和妹妹从保育院带回去的那刻她心里在想什么呢?

    闻春多年后细细回忆,只觉得那时整个人傻了懵了,因为她听到路上的人说她家里人都死了。

    死是一种什么概念,闻春很小的时候就知道。

    父母至亲去世的那天夕阳满天,好像一切都跟从前一般美好。丧乐在屋里响起,她和妹妹被村里的婶子引着跪下。

    父母躺在堂屋里,爷爷奶奶和二姨也躺在堂屋里。他们一动不动,任凭她怎么叫,妹妹怎么喊都不应。

    原来这就是“死”,她终于哭了,哭得快喘不过气来。所有人都在说她和妹妹很可怜,说她的小姨更可怜。

    是的,那也是她和小姨见面的日子。

    她竟然不知,她还有个小姨。

    小姨说她同二姨一样,是她妈妈的妹妹,是爷爷奶奶的女儿。

    村里人也这般说,她信了,因为她觉得小姨和妈妈很像,和奶奶很像。

    不是相貌像,而是给她的感觉像,闻春长大后只觉得那是血脉牵引。

    后来她更信了。因为不是亲小姨,是不会对她和妹妹这么好的。

    谁家假小姨,会给鸡蛋和米粿吃呢。

    闻春从此放心许多,小姨待她好,她也渐渐依赖小姨。

    她们在浮阳生活着,家人逝去的阴影仿佛在小姨的陪伴下渐渐离散。

    几个月后,甚至连妹妹都忘了那天发生的事儿。闻春觉得挺好,那段记忆太过灰暗,妹妹不记得也好。

    小姨当家,她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甚至可以说上升许多。

    惹得闻春经常忧心忡忡,担忧家里的粮食要吃光。

    当看到小姨是怎么在地里干活的时,她更担心了,因为小姨明显就不怎么会干活。

    闻春甚至想着,等她过了六岁后就下地干活吧,六岁的孩子能挣一个公分了。

    她以为小姨会同她和妹妹一起在浮阳一直生活,谁晓得有日小姨告诉她们,她们大概是要有姨夫了。

    闻春觉得自己那时候绝对是伤心的,她害怕小姨会把她和妹妹扔下。

    “拉倒吧。”闻嘉嘉抛个白眼这般说。

    这日是中秋,家里人团聚在一起吃饭,闻春和闻萱成年后被允许喝酒了,闻春喝杯眼馋已久的杨梅酒后便开始吐露些旧事。

    “我那时候肯定很难受!”闻春嚷嚷,挤开魏岱抱着小姨,“小姨我想回家看看了,我有个大学同学就是从咱们老家县城里考上来的,她说家里的变化真的很大。”

    闻嘉嘉挣扎:“你那是时候就愣了愣,然后你们小姨夫给颗糖,你们就开心得不行呢,要不是我阻止,怕是还问人家下回来不来。”

    闻春不可置信道:“才不是,我是能被几颗糖收买的人么!”

    魏岱默默点点头,当然是。

    那时候的糖果多精贵啊,哪里像现在,放在茶几上一年半载的都没人吃。

    就算吃,也得吃新奇的,不算甜的糖果,亦或者是国外来的巧克力。

    吃几颗就得嚷嚷着“热量太高啦”,然后断食一顿当事后弥补。

    大闻春不晓得小闻春的痛苦,小闻春在啥时候才能经常吃上糖果的?得到和小姨一起去部队后。

    那一年,又是她人生的转折年。

    闻春从未出过县城,若非家人离世后要送家人去火葬场,她甚至都没出过公社。

    可那年,她和妹妹踏上火车,路过大江大河和连绵青山,路过陌生的城市与村庄,见了一路的窗外风景,到达即将要生活好多年的地方——时至今日,闻春依然认为临和是她的第二故乡。

    当她长大了,部队因为城市发展的原因迁移了之后,她还掏出攒了许多年的钱,同闻萱一起把当年住的小院子给买下来,那时候她们才刚大学毕业。

    闻春自小成绩就好,这得归功于闻嘉嘉。

    还在上幼儿园之时闻嘉嘉就给她启蒙,等正式进入小学后又盯着她写作业。

    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她成绩总是维持在班级前三,到高中也依然能有班级前五。

    即便高中时小姨没在海市,可小姨却给她和妹妹请了补习老师,几乎每周都回来瞧她,闻春在学业上丝毫不敢懈怠。

    很幸运,闻春在高考那年发挥超常,考出进入高中以来的最好成绩,她如愿考上小姨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