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之前任命建宁王总管陇右,现在又让房琯这个前任宰相节制河西,朝廷的态度让人玩味。 到了后来,武威城那边的人说,房琯竟然在建宁王手上吃了瘪。 这下子灵州上下总算是对建宁王有了一些新认识,也许这位建宁王真的有几分手段? 但是报捷文书上说建宁王指挥北庭军,“调停”了葛勒可汗的西征,要向朝廷进献杂畜九千头,骏马一千匹,灵州稍微懂一点军事的人都笑了。 朝廷设立朔方节度使,吞并河套地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北方游牧民族轮番上场,北地边患从没有停息过一天。 灵州人自然知道回鹘的厉害,虽然回鹘如今对大唐尚且算得上是恭顺,但是灵州也经常被小股回鹘“土匪”掠夺,他们自然知道回鹘的战斗力。 北庭都护府才多少人? 陇右才多少人? 朝廷几乎抽干了边境地区的兵源用来平叛,这些人手连守住大唐的土地都不够,不要说主动出击,干涉回鹘可汗亲征了。 可是当李道源带领着一万牲畜来到了灵州的时候,灵州上下震惊了。 朝廷在灵州设立马市,向回鹘人购买战马。 但是灵州官吏看到了李道源身后的强壮战马,就知道自己从回鹘人手里收来的都是什么次等马了。 还有那成群的牛羊,如果不是重创了回鹘主力,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牲畜? 灵州不敢怠慢,立刻征发军队民夫帮着驱赶牲畜群,沿途又准备好草料,护送李道源一行人继续向南。 而灵州的书信也送到了沿途各州,也送到了凤翔府朝堂上。 朝廷接到建宁王的报捷文书,第一反应也是建宁王在吹牛。 如今回鹘还有四千精锐在协助大唐平定安禄山之乱,所以大唐朝廷也很清楚这些回鹘精锐的战斗力。 葛勒可汗兴兵西征的消息,大唐朝堂也是清楚的。 若是在玄宗朝廷,大唐肯定要斥责回鹘,出兵葛逻禄维持草原分裂的现状。 可是如今朝廷早就没有干涉草原的能力,所以只能任由葛勒可汗出兵,大唐朝廷甚至连派遣使者斥责回鹘都不敢。 可是结果出人意料,建宁王报捷的文书,朝堂诸公本来都没放在心上,认为是建宁王为了调回中原谎报军功。 太子一派的大臣,纷纷上书皇帝,弹劾建宁王“欺瞒君父,谎报军功”。 皇帝的做法是留中不发,淡化这件事的影响力。 可是很快的,从灵州传来消息,建宁王真的派人,押运了一万从回鹘缴获的牲畜,送往凤翔府! 如果说这个消息还不足以佐证金山大捷,回鹘老可汗薨逝,新可汗派遣使者向大唐称藩,又求娶大唐公主的恭顺态度,更说明了金山大捷并非子虚乌有。 朝堂震动! 这下子朝堂上下,终于相信建宁王真的干涉回鹘成功,击溃了回鹘老可汗的大军! 正好那个时候朝廷大军猛攻西京不下,在青渠大败,损兵折将。 从陇右送过来的这批牲畜堪称是雪中送炭。 皇帝严令沿途各州县,一定要确保这批牲畜完好无损的送到西京! 在灵州官吏热情的“欢送”中,李道源带着官府征发的民夫们,驱赶牲畜继续南下,来到了原州府的治所固原城外。 得到消息的原州刺史何功正,带领全城的官吏出城,迎接建宁王的报捷使者。 原州地理位置重要,虽然从人口上算只是中州,自从吐蕃崛起后,原州就被大唐朝廷提拔为上州。 作为原州刺史的何功正,是妥妥的从二品大员。 大唐正一品的官职很少实授,刺史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何功正还兼任“都督原州诸军事”,也就是节制原州驻军,那就是军政一把抓的边州刺史。 何功正只要调回朝廷,出任六部尚书也只能算是平调。 出任宰辅,也是正常的升迁。 不过此时这样的大员,竟然对李道源这个建宁王府的“临时工”这么尊重,这也让原州官吏大惊失色。 等到原州刺史何功正亲自迎接李道源进城之后,他在刺史府里单独和李道源面谈的时候,才面露难色的说道: “李司马,不怕你笑话,我这次是礼下于人,有求于你啊。” 李道源也不知道这堂堂一个上州刺史,有什么烦恼要求助于自己。 不过李道源的任务就是安全的把牲畜送到凤翔府,可是这个任务也需要沿途的州府协助。 所以李道源客气的说道:“何府君请讲,李某只要是能做到,必定尽力协助府君。” 这时候何刺史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回鹘求亲使俺达协理发如今也在固原城里。” 说到这里,何刺史就是吃了屎一样的表情。 回鹘求娶大唐公主,若是上皇时期,回鹘使者连西京城都进不去。 估计在灞桥外就被鸿胪寺卿骂回去了。 堂堂大唐公主,又岂能下嫁给草原蛮夷? 俺达协理发是效忠了两代可汗的老臣,精通汉务,对大唐也非常熟悉。 他自然知道,想要迎娶一位大唐公主,对于回鹘这样的番邦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不过困难是困难,吐蕃也迎娶过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既然吐蕃可以,那为什么回鹘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