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雄厚的人才储备
书迷正在阅读:修真界第一冤种、你是我的生生世世、炽夏不落、农门长姐之春色满园、把你藏进余生里、爽文女主的红包群[娱乐圈]、九阳仙凡传、坠入(校园1v1)、觉醒神级面具,我叫板全世界!、和全校师生一起莅临末世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最开始的时候,以为陛下的想法,是等大明打下漠北后,在漠北建立如卫所一般的承宣布政使司,结果发现不是,是要把承宣布政使司所在的地方打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的繁华重镇。 也行。 只要军事力量够硬,这个规划能达到。 结果现在一听,承宣布政使司所在的新兴城池,不只是入驻大明边军,也不止是迁移关内百姓过去,还要让漠北的蒙古诸部去定居。 包括于谦、杭敏、朱祁玉在内,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陛下你认真的? 让游牧民族改变他们延续了千年的生活习惯,定居生活在城市里? 是不是有点想多了…… 游牧民族一旦定居城池里了,还叫游牧民族?! 而且这个操作之难,简直不可想象。 别的不说,游牧了千年的蒙古诸部,凭什么听话的去城市里定居,定居了他们又依靠什么生存,而蒙古牧民都去城市里了,那谁来放牧? 不过此举达成,倒也有个好处:游牧民族很可能慢慢的被改变,他们的铁骑将不再拥有昨日辉煌。 换言之,这个操作成功,陛下就把游牧民族给弱化了! 比阉割还要可怕。 因为这是改变游牧民族的本质。 但现在哪想得到那么远去。 要想让游牧民族定居,将会面对一堆的难题,不解决这些难题,这个目的永远达不到,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迁移关内百姓去关外,逐步蚕食、同化蒙古诸部。 其实要得好…… 不如一劳永逸! 怎么个一劳永逸法,那就是杀穿漠北,把蒙古变成一个地理名词,而不是民族名词,换言之,就是杀得漠北山河陆沉! 这个想法其实不少人心中想过,尤其土木堡之变后,国仇家恨下,这么想真不过份。 但一直以为是幻想。 因为中原王朝根本不可能把蒙古诸部斩尽杀绝。 强如汉武、永乐,也没做到。 但现在有机会了。 然然广安帝陛下似乎根本没这么想过,反而广安帝陛下的战略和政策,有种把蒙古诸部当自家兄弟之间的斗争来处理。 关起门来打一架,打过之后还是一家人。 这靠谱吗? 不过如果真让游牧民族定居,那这个操作还是靠谱的。 群臣思绪复杂。 朱见济也理解他们的心思,笑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兵部、户部、工部,三部门联合研究,商讨出在漠北建立几个诚宣布政使司——嗯,多一嘴,朕的建议是两个。” 在内蒙古区域一个,外蒙古区域一个。 又道:“承宣布政使司的数量问题不是重点,重点是要在漠北新建几座城市起来,如何选址,如何打造兵力联线,以达到大明驻军在这几个城池见形成联防力量,确保蒙古诸部没有造反的可能,朕的意思大家都懂了罢?” 群臣领旨。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傻子也明白了。 陛下这个手笔很大。 很大很大的那种! 比京广路和黑京路还要来得大气磅礴。 虽然耗费的人力、钱财很多,毕竟是要凭空修建城池起来,投入的钱财和民夫的数量不可想象,一两年内无法完成。 需要持续多年。 但一旦完成,其影响之大,绝对是古往今来对漠北的最强战绩。 因为一旦布局完成,漠北铁骑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将一去不复返。 相当于把长城防线推到漠北腹地去了! 这就是陛下想要的战果消化。 朱见济看向吏部尚书白圭,“吏部那边,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人员配备,目前先按照朕的想法,准备好至少两个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员名单出来,要求嘛……既然是去消化战果的,官员的作风很重要,首先不能有贪腐的蛀虫过去,毕竟咱们打服了蒙古诸部,更要收拢他们的民心,所以一定得是勤政爱民的好官员,关于此事,吏部选出人员后,可以先找都察院和锦衣卫沟通,看看这些官员在这两个部门的风评如何,嗯……则个,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刚打下漠北后,蒙古诸部的百姓肯定会有抵触情绪,甚至可能会有小规模的造反,所以那边的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员,不仅治政能力出色,还得有果决的大魄力,敢于在事态发生时采取任何手段并为之负责的奇葩!” 白圭想了想,道:“人选问题不大,这一两年,科举一二甲的进士都差不多学习并掌控了《新华字典》和《三系书》,可以到地方出仕,加上北大、清华、太学等地方的优秀进士也可以出任地方职务,吏部可以从地方官员中抽调部分去漠北任职。” 朱见济笑道:“可不止漠北,还有中南半岛!” 白圭道:“也够了,可以新老配合,让地方官员中的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人去中南半岛担任要旨,新进士们则先去辅左,慢慢培养。” 忽然发现,陛下扩大科举真是有先见之明。 感觉中南半岛和漠北,一下子就能把这几年的一两万进士给消化完……这么一算,其实人才还是不够,因为国内的发展也需要大量人才。 朱见济微微点头,“承宣布政使司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是都司。” 看向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官员。 想了想,道:“和吏部那边一样,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也要尽快拟定出出任中南半岛和漠北的都司的要职武将……” 何健笑道:“隶属五军都督府的燕山军事大学里,目前已有两年的武举人,虽然南北战事中,一些武举人已经出任了,但还有不少,可以派出去任职了。” 谁能想到,现在的大明,连武将都可以在学校里培养了,而且教导这些武举人的,几乎都是大明当下最出名的将领。 王越、李瑾、朱永……加上五军都督府的高官们,甚至连何健和于谦,都去燕山军事大学给武举人们上过课! 所以这一批武举人,不论是个人身体素质还是战术、战略素质,都可以成为军队中的佼佼者。 他们欠缺的只是沙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