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说
胡濙的这番话看似什么都没说,但是,蕴含的力量,却比什么话都更强。 太上皇和端静皇后的情谊,所有人都是看在眼中的,尤其是在如今的局面之下,这份不离不弃的情谊,对太上皇来说,更显得珍贵无比。 所以,基本上每次见到京中来人,太上皇必然离不了的,就是询问端静皇后的近况。 然而,所有人的回答,都没有胡濙的这短短几句话来的有力量。 端静皇后是什么样的近况? 其实原不必说,从袁彬到朱鉴,再到李贤等人,在不断的追问之下,其实都已经将具体的状况说的十分详细。 每日跪在佛前,诵经不停,持斋茹素,殷殷期盼太上皇早日回京,甚至因此而双腿不良于行。 到了夜里,无论是秋雨寒凉,还是雪花翻飞,她老人家都不准殿中生火,要陪着太上皇一同受苦,以稍纾思念之情。 她老人家所居的翊坤宫,经常是夜夜通明,灯火不息。 那是端静皇后,遥望着迤北,在无声的流泪,长期的郁结于心,流泪不止,让她的左眼几乎不能视物。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以皇后之尊,亲自拿起针线,为太上皇缝制一件件的衣物,通过各种法子,送到迤北苦寒之地,生怕太上皇冻着。 这一一的细节,太上皇都清楚,所以,胡濙根本就不用说。 他要做的,是让太上皇自己想! 所以,他说自己只有一句话…… “娘娘她,日日夜夜都在宫中苦求,期盼着能早日再和您相见。”zWWx.org 这句话,重逾千钧! 朱祁镇忽然就感觉鼻头一酸,眼泪险些落了下来。 往日和钱皇后的种种恩爱场景,身上厚实细密的一件件衣物,伊人在寒冷的宫中,日夜苦守的场景,一幕幕的在他的眼前滑过。 这个时候,胡濙口气轻缓,说…… “陛下,跟老臣回去吧。” 这一瞬间,朱祁镇险些就要脱口而出一个“好”字。 但是,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案上最后的那封信,来自自己的亲弟弟,自己离开时还是郕王,现如今已经是皇帝的亲弟弟,给他写的家信,让他生生的止住了几乎要喊出的话。 拳头紧紧的被捏住,又放开,再捏紧,再放开,如是再三,朱祁镇总算是将眼眶当中的水光重新隐了回去。 他没有回答胡濙的话,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的压抑住心中那股激荡的情绪。 然后,抬手,拆信。 “弟祁钰敬奉大兄太上皇帝书。” 第一眼瞧见的,便是这句话。 熟悉的端正小楷,平平常常的一句话,甚至用着敬称。 但是,朱祁镇却感觉无比的刺眼。 从“臣弟”到“弟”,短短的一个字,意味深长。 压下心中莫名的情绪,朱祁镇继续往下看。 “……土木一役,国家中衰,大兄不意被留虏廷,社稷危难,幸大兄明大义,保社稷,排万难自虏中遣使,传信禅位于弟,予虽德薄,身为太祖子孙,不敢弃宗社于不顾。” “今大兄归来,臣庶交欢,宫庭胥庆,殷殷期盼大兄归京,弟亦如此,南宫居所,亲军护卫,洒扫侍奉,弟皆亲力亲为,尽心准备,翘首以盼大兄回宫,早得团聚,全天家之情。” “不意大兄土木一祭,心中大愧,竟言归于祖陵,此弟未料之事哉,大兄为长弟为幼,太上为尊予为卑,弟不敢妄言大兄之过,惟盼大兄早日还京,兄弟相见,天家和乐……” 信并不算长,没有孙太后的唠叨,也没有钱皇后的温情,却显得十分的恭谨,同时,也带着客气的疏离。 朱祁镇几乎能够想到,他的这位弟弟,在写这封信时,不耐烦的表情。 这一点,让他的心情莫名的感到有些好。 说到底,朱祁镇自幼就是被当成储君培养的,政治素养方面,他是足够的。 只不过,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眼瞧着父祖的功业,一心想要强爷胜祖,却没料到,留下了千古骂名。 他心里清楚的很,礼法就是他的武器。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说出那样的话,几乎是将朱祁钰逼进了死路当中,让后者没有其他的选择。 这封信,其实就表现的很明白了。 所谓“……亲力亲为,尽心准备……”说的好听,但是其实,却透着一股子威胁之意。 可这样的威胁,更显得有些狗急跳墙。 如果,威胁真的能够成真的话,那么,一击必杀,才是最好的办法。 何况,一句“……大兄为长弟为幼,太上为尊予为卑,弟不敢妄言大兄之过……”,已足可看出无奈之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朱祁镇不是尊长的话,朕早就下旨让你滚去凤阳了。 这样的一封信,当然会让朱祁镇感到高兴。 因为,他的手段奏效了! 将信缓缓合上,朱祁镇的心绪已经彻底平复下来,望着胡濙道。 “劳动胡先生亲自跑一趟,朕心中甚是不安,圣母及皇后的信,朕都收到了,请先生替朕回话,说朕十分安好,让她们不必挂心。” “另外,务必嘱咐皇后,保重身体,好好按太医的方子服药,过一会,朕修书两封,胡先生替朕带回去。” “至于任侯,朕身边尚缺护卫,便让他先行留下……” 这话说的十分温和,但是胡濙的心却是一沉。 因为,太上皇明显是不打算,就此回去了,不然的话,也不需要他来带什么话了。 沉吟片刻,胡濙一脸为难的道。 “太上皇何必如此,万民臣工,圣母天子,还有皇后娘娘,皆期盼太上皇早日回京,老臣知您心中哀痛土木战死官军之意,您在土木堡祭奠之时,宫中天子,亦在奉先殿中,斋戒沐浴,祀众英灵。” “太上皇和天子,心意本为殊同,不过一在宣府,一在京师,皆是为国着想,为社稷故,还请太上皇三思,早日跟老臣,启程回京吧。” 动之以情不行,那就只能晓之以理了。 在胡濙看来,太上皇之所以赌气留在宣府,不愿回京,无非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逼迫,被逼着去土木堡祭奠战死官军,觉得天子这是在刻意的羞辱他。 他的这番话,意思就是,天子完全没有这个意思,祭奠是为了社稷,为了国家,为了安抚黎民百姓。 您瞧,您在土木堡祭奠的时候,天子也在奉先殿陪祭呢,所以,您就别赌气了。 果不其然,这番话说完,朱祁镇的脸色更是好看了不少。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他,将目光落在胡濙的身上,朱祁镇的神色又冷了下来,道。 “说起此事,朕前些日子,刚接到了礼部的仪注,大宗伯主掌礼仪,想必,不会没有看过吧?” 一时之间,连称呼都从亲近的“胡先生”变成了公事公办的“大宗伯”。 胡濙当然看过,那仪注的上头,还有他的签押呢。 面对这位口气不善的质询,胡濙的脸色僵了僵,没想到,还是没糊弄过去,但是,他老人家终归是宦海沉浮多年,侍奉过五代皇帝,什么场面没有见过。 只是片刻,胡濙便镇定下来,叹了口气,道。 “陛下,臣看过。” 这番坦荡的态度,倒叫朱祁镇有些意外。 不过,也仅是意外而已,迎复仪典这种大事,怎么可能绕的过胡濙这个礼部尚书? 这本是应有之义,胡濙干脆的认了,倒省了他一番功夫。 冷笑一声,朱祁镇道。 “先生还是回去吧,朕之前说了,在宣府等候圣旨,旨意到达之日,朕方起行。” 面对如此明显的逐客令,胡濙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动弹,也没有说话。 于是,朱祁镇越发的感到有些生气,觉得胡濙是在仗着资历老,无视他的话。 越是这个时候,他对于这种事情,就越感到敏感。 就在朱祁镇觉得自己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想要再度出言的时候,却见胡濙默默的跪了下来,道。 “太上皇,老臣原本,想要等您回了京再说的,但是现在看来,怕是没有机会了。” 一句话,勾起了朱祁镇的兴趣,让他止住了话头,冷眼看着胡濙苍老的面孔,不知他在耍什么花招。 胡濙口气顿了顿,然后恭恭敬敬的在地上三叩首,没有刚刚任礼那般干净利落,虎虎生风。 但是,却透着一股老人迟暮,悲切寂寥的意味。 直起身子,胡濙再拜,再叩,再拜,再叩…… 固执而认真! 三拜九叩,乃最正式的礼节! 他态度恭敬,动作轻缓,一丝不苟,即便是最严苛的礼官,在此时此刻,也挑不出一点点的毛病。 气氛因胡濙缓慢而坚定的动作,渐渐变得肃穆起来。 终于,胡濙抬起了头,苍老的脸上,露出追忆的神色,道。 “陛下,老臣还记得,头一次见到您时,先皇抱着您,坐在龙椅上,他老人家问您,他日为天子,能令天下太平否?您当时器宇轩昂,声音洪亮,答道,能。” “先皇再问,有干国之纪者,敢亲总六师,往正其罪乎?答曰,敢!神采英毅,无所疑虑,先皇龙颜大悦,命人取出备用的外袍御服,披在您的身上,将您放在龙椅上,令左右呼为万岁。” “老臣至今都记得,先皇当时骄傲的神情……” 说着说着,胡濙不自觉的笑了起来,就像个孩子一样,道。 “当时,杨士奇还活着,他就站在旁边,老臣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赶忙附和先皇,说,书称汤之勇智,武王之聦明,皆本于天生,臣于今信矣!诚圣明宗社灵长之本也!” “这个老家伙……” 胡濙笑的越发开心,仿佛他所描述的场景,就在眼前一般。 朱祁镇也有些感慨,但也仅仅是有些而已。 这件事情他的确有印象,但是,一来那个时候他还小,并没有太深的感触,二来,追忆往昔这一招,胡濙刚来就用过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一招反复使用,效果理所当然的会变差。 不过,毕竟这是先皇的事,碍于礼节,朱祁镇也不好打断。 眼瞧着胡濙的话头终于停了停,朱祁镇淡淡的道。 “胡尚书,陈年旧事,就不必提了,宣府到京城也不算近,还是早些启程吧。” 又是一道逐客令。 胡濙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乎一瞬间,就苍老了许多,他略显艰难的从地上起身,但是却没有退出去,而是道。 “太上皇,臣老了……” “当初见您时,臣还正当壮年,如今,您风华正茂,英武一如先皇,但臣却已白发苍苍,七十有五,这些年,和臣相熟的那些老家伙,一个个都离开了。” “这些日子,臣时常感觉精力不济,原本想着,待您回了京城,操持完了这场迎复大礼,臣就上疏致仕,退出朝堂。” ”可如今……” 胡濙的神色有些感伤,话头停了一停,没有说完。 但是,他要说的话,其实在场的人都明白。 如今,太上皇执意不肯回京,天子执意不肯让步,胡老尚书夹在中间,实在是左右为难。 “当初,先皇殷殷嘱托,让臣和三杨,英国公等五人,务必要好好辅佐您,如今,他们都走了,留下老臣一人,呵……” 肉眼可见的,胡濙情绪有些低落,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陛下,既然您不愿回去,臣也不敢勉强,只不过,辅佐社稷,维护天家,先皇的嘱咐,臣一个也没有做成,心中感到羞惭无比。” “臣此回京师,便打算上本致仕了,宣府一见,或许是臣最后一次再见太上皇天颜,臣,百拜陛下,望陛下保重龙体,早日回京,若得天家和乐,万民皆安,臣这把老骨头,百年之后,也算是能够有颜面,去见先皇了。” 说罢,胡濙再度郑重的一拜,道。 “陛下保重,老臣告退。” 旋即,他便后退两步,步履蹒跚,带着一丝落寞,走出了房门,没有丝毫的犹豫或是等待。 朱祁镇一阵发愣。 刚刚胡濙的一番话,是震动到他的。 甚至于,他的确开始想,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于苛责胡濙了。 毕竟,如今朝中是自己那位弟弟做主,那份仪注,就算是胡濙这个礼部尚书不同意,也难以阻拦。 何况,就如胡濙所说,他身上肩负的,是先皇的重托。 先是社稷的重托,然后是维护天家和睦的托付。 所谓天家和睦,除了要保护朱祁镇,同样也要保护朱祁钰。 毕竟,他们两个人,都是先皇的子嗣,胡濙作为五个顾命大臣当中唯一还在世的一个,夹在中间,的确相当为难…… 这些,朱祁镇都想到了。 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心中还是有些怀疑,胡濙是不是借此来诓他,目的只是为了让他早日回京。 然而,到了最后,胡濙也没有再劝,就这么离去了,这让朱祁镇自己反而感觉空落落的。 无力的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朱祁镇的神色十分复杂…… 一个时辰之后,太阳已经开始西斜,但是胡濙却没有继续留在宣府过夜。 他来得快,去得也快,连行装都没有放下,就准备赶路回去,多留的这一个时辰,还是为了等太上皇给圣母,端静皇后和天子的回信。 宣府城门外,这次的动静小了很多,因为胡濙的嘱咐,所以只有杜宁等几个文臣出来相送。 临行之时,众人的脸色都十分复杂,眼瞧着胡濙上了马车,即将出发,李贤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大宗伯,您真的就这么回去了吗?太上皇……” 马车的帘子依旧没有掀开,胡濙的声音却传了出来,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 他说:“老夫尽力了。” 于是,马车上的铃铛声音清脆,伴着西斜的太阳,渐行渐远……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