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秃笔三国在线阅读 - 第9章 孙坚战宛城

第9章 孙坚战宛城

    孙坚,表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氏,相传是兵圣孙武的后裔。

    这孙坚年少时在县里为吏,为人十分阔达,而且有勇有谋。

    他十七岁时,跟随其父孙钟乘船去往钱塘,恰好遇见十余名海盗劫掠完商船之后,大模大样地在岸边分赃,吓得路过的商旅行人都止步不前,甚至连过往的船只都停了下来不敢向前。

    孙坚见了大怒,对着父亲说道:“贼人如此胆大妄为,必将之擒下方可!”

    随即提刀上岸大步向前,并在前进途中放声大喊,同时举手不停挥动,仿佛正在指挥两边合围,准备对这伙海盗合抄剿捕。

    海盗被远远惊动,误以为真的有官兵前来追剿,吓得扔掉财货后四散奔逃。

    孙坚兀自不肯罢休,提着刀狂追数里,亲自砍下了其中一个海盗的首级。

    当人头被摆到他父亲面前时,一直以种瓜为业的孙钟何时见过这种阵仗,吓得面色煞白、连腿都软了。

    但孙坚也因为此事名声大振,被吴郡府征召为代理校尉。

    当时有会稽郡人许都,在句章征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

    孙坚便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叛军,先斩许都后斩其子许韶。

    这一年是熹平元年,名声传遍江东的孙坚,才刚刚十七岁!

    刺史臧旻因此上书朝廷呈报了孙坚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无论耆旧名人,还是任侠少年,都对其交口称赞。

    得知黄巾军起事后,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兵卒,加上下邳县的精壮少年,得了一千五百精兵,特意投朱儁账下前来参战。

    朱儁对于孙坚之名也略有耳闻,再看他仪表堂堂气宇轩昂,顿时就起了爱才之心,于是将宛城南门的攻打任务交给他来负责。

    第二天上午,宛城的攻防战正式打响。

    这孙坚作战实在勇猛之极,攻城时左手挽盾、右手提刀,竟然亲冒矢石冲在一线,几乎是第一个登上了宛城的城头。

    受到他的鼓舞,淮泗精兵也迅猛跟进,很快就在城头占据了一隅之地,掩护后续汉军络绎不绝地登城,眼看南墙就要被汉军拿下。

    负责守卫南城的赵弘发现情势不妙,带着亲卫在城墙上飞速赶去支援,如果不能尽快将上城的汉军逼回去,则城破只是转眼之间的事情。

    因为宛城的城墙极宽,因此赵弘是骑着马的,手中还握了一杆马槊。

    但是城墙之上虽然可以跑马,却毕竟不是平地,无数士兵拥挤在城墙中间的通道内舍命相搏,哪里还有太多余地让战马提速?

    不得不说黄巾军将领还是缺乏实战经验,赵弘本以为骑着马居高临下更易杀敌,然而实际上无论是胯下的战马还是手中这杆长达丈六的马槊,都很难在城墙上施展开来。

    所以当孙坚出现在赵弘的面前时,后者就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无法挽回的代价。

    孙坚拿的是一把钢刀,刀身因百炼而呈松纹,因此名“古锭刀”。

    当赵弘骑马冲过来的时候,孙坚几乎是贴住了马槊的长杆抢到了马身右侧。

    赵弘知道不妙,但是他的马槊实在太长,情急之间根本回转不过来。

    孙坚高高跃起,手中的古锭刀如匹练般卷起一道光芒,等到刀光敛尽,身首异处的赵弘“咕咚”一声从马鞍上滚落了下来。

    赵弘一死,南墙的黄巾军顿时士气大跌,孙坚带着淮泗精兵左冲右突如无人之境,眼看着南门就要易主......

    此时在另一边的北门,刘备带着朱儁拨给他的一万大军,却做出了围而不攻的架势。

    黄巾军负责防守北门的是孙仲,他看见城下汉军阵势列得极好,却只是呐喊而不登城,心里暗暗猜测:“莫非这是一支疑军?”

    眼看着城头上来往报急的传令兵越来越多,显然南门和东西两门被攻打得正急,于是咬咬牙,干脆分出了麾下的一半人马,分往其他城门处支援。m.

    谁知城下的刘备军发现城头上守兵变得稀疏了不少,阵中战鼓顿时擂得山响,城下的汉军发一声喊,举着云梯潮水般涌了上去。

    孙仲大吃一惊,急忙将刚刚分出去的援兵再召回来,城下刘备军见此情景,却偃旗息鼓,重新又退了回去。

    如此反复数次,孙仲终究还是没能敢分兵援救其他城门,双方就这么僵持住了。

    等到南门沦陷的消息传到孙仲耳里,他脸色登时绝望无比,眼望着城下的汉军咬牙道:“与其困死在这孤城之中,倒不如打开城门放手一搏,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

    于是宛城北门洞开,孙仲领着自己麾下两万黄巾军蚂蚁般从城门涌了出去。

    黄巾军这么争先恐后地出城,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阵形,两万人要在短时间内从北门这一个门洞里出去,混乱和拥挤是无法避免的。

    这也就是农民出身的黄巾军才会在战场上犯下如此低劣的错误,对面的刘备面对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肯轻轻放过!

    汉军战鼓擂起,号旗摇动之下,一万人马迅速向两边延展,形成了一个杀伤面积更广的鹤翼阵。

    刘备也不急于短兵相接,这种情况下敌军疲于奔命,根本没有回头作战的勇气,只需要让弓弩手尽情发挥远程威力即可。

    随着军中梆子声响起,后阵的弓兵开始仰天抛射,箭矢如雨般落下。

    好巧不巧的是,两轮箭雨过后,对面如丧家之犬般急急逃窜的黄巾军中的将旗突然倒了,刘备果断下令让兵士大喊:“孙仲已死,降者不杀;孙仲已死,降者不杀!”

    随后令旗摆动,大军迅速压上,黄巾军斗志全无,被斩杀者足有上万,投降者不计其数。

    战后打扫战场时在尸体堆里发现了早已气绝身亡的孙仲,这个倒霉蛋身上足足中了三箭,其中有一箭直接沿着头盔下沿射穿了咽喉,估计是当场就要了他的小命。

    北门这边战事平定的时候,其他几门也差不多结束了战斗,黄巾军三将中最后一将韩忠守的是西门,眼看城破在即,直接绝望地从城头跳了下去......

    自此,宛城黄巾军被一战全歼,朱儁携大胜之势,将南阳一路剩余的十余郡悉数荡平。

    朱儁班师回朝,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他又上表奏明了刘备、孙坚等在平定黄巾中的功劳。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在京城住下,坐等朝廷封赐,谁知等来等去,却终究没能等到那一纸旨意。

    反倒是听说比自己兄弟晚来朱儁军中的孙坚,已经被封了别部司马上任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备更加闷闷不乐,自己虽有军功,但在朝廷中并无门路。

    恩师卢植虽已官复原位,但朝中尽被十常侍把持,想来也是说不上话。

    这天兄弟三人无聊之下在京城闲逛,恰好遇见郎中张钧的车驾经过,刘备福至心灵,当即在张钧车驾前大呼:“十常侍把持朝纲,令有功者不得赏,岂不寒天下军民之心?”

    张钧果然命车驾停下,细细问起刘备为何要拦车呼喊,听完情由后大怒:“十常侍蒙蔽圣听、有功不赏,此祸乱之道也!”

    第二天张钧上朝,就在朝廷上将昨天有功臣拦驾呼冤的事情说出,最后呈道:“昔日黄巾军所以为祸,便因十常侍卖官鬻爵、且用人唯亲,以致天下大乱。还请陛下斩杀十常侍,并悬首示众,布告天下,令有功者能得重赏,则四海重见清平!”

    可惜这张钧虽然忠直,却有些看不清情势。

    这卖官鬻爵的事情,名义上虽然是十常侍负责,实际是汉灵帝的示意,得来的钱财也都被灵帝用于自家挥霍享乐。

    所以张钧这一奏,反而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了进去,当场就被灵帝用一顿庭杖打了出来。

    随后十常侍又给他网罗了一堆罪名,最后以欺君之罪收监,终究是死在了牢中。

    不过张钧这一闹,至少让十常侍重新对有功名单审查了一番,于是刘备终于受封定州中山府安喜县的县尉,让他克日上任。

    这县尉掌管一县治安,至少刘备如今也不再是个白身了,于是他领着关张两位贤弟,带着二十余名亲随赶往了安喜县。策冠才的秃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