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在线阅读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11节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11节

    裴若竹看中棉布的优点——松软保暖,不易褪色。

    她入宫时见过诸多珍稀之物,阔了眼界,故能准确察觉到棉布的独到之处。这一点点独到,对于富贵人家兴许微不足道,但对于百姓而言意义重大。

    冬日御寒是最重要的。

    裴若竹向夫君招招手,乔允升赶紧递上来一个小布囊。裴若竹从布囊里取出几团白中带些暗黄的棉絮,置于手心,问道:“那弟弟必定也见过此物吧?好似叫作棉花?”

    “见过。”裴少淮点点头。

    他并不急着说自己的见解,让三姐先说完。

    裴若竹看着手中那团棉絮,有些兴奋道:“我原以为这也是蚕虫吐出来的丝,才能如此细软,打听后才知晓,它竟是木生的,春种秋结,花开成棉……既都是土里种出来的,何不以棉代麻葛,织出来的布更加贴身暖和?”这是她最开始的想法。

    “我愈是打听,愈多疑惑,明明已有诸多契机,缘何棉布还不能盛产。”裴若竹言道,“故此今日过来向弟弟讨教。”

    裴少淮了然。“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棉花自天竺经南北两线传入大庆,由来已久,北线为丝绸之路传入吐鲁番盆地,南线为海上商船传入闽广。

    裴少淮知道,顺着历史轨迹,棉布势必会替代麻布,甚至替代绫罗绸缎,只不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这个过程会漫长一些罢了。

    只闻裴若竹继续说她打听到的事,她言道:“我先是以为赋税过重,百姓种棉无所收益,但朝廷颁布《教民榜文》,鼓励江南百姓种植木棉,超出定额的棉亩不予征税。我后又以为是纺织成布极难,消耗人工,结果打听到乌泥泾曾有过一位黄道婆,从崖州带回了擀、弹、纺、织之法,受松江人所赞誉。”

    裴若竹顿了顿,面带疑惑,问道:“朝廷减税,又有纺织之法,仍不能推广,莫非是这棉花极难种植,非肥沃之地不能生?”

    她是尽自己所能打听过了,做足准备,才过来的。

    “非也,恰是相反,此株不比粮食娇贵,沙壤、沿江海滨、不易灌溉之地,皆可成活产棉。”裴少淮应道,“松江府三面临海,耕地被海水斥卤,或芦苇丛生,难以耕种谷稻粮食,所以百姓多垦荒种植棉花谋生计。”

    是以,大庆棉布多出自于松江府。

    裴若竹听后更想不明白了,这样的好东西,怎就拘囿于松江府了,久久未能铺开种植。她问道:“太湖苏杭是大庆的织造之乡,又毗邻松江府,缘何不种棉花?”

    “松郡受海水斥卤,只能种棉。”这是位置使然,裴少淮道,“而杭州、嘉兴、湖州三府,却不是只能种棉。”

    他又道:“田有万亩桑,家家弄机杼,处处络纬鸣,这几处已有成熟的桑蚕业。”

    裴少淮没有将后面的话继续说下去,但竹姐儿接过话,说了出来:“这几处的百姓不会轻易放弃既有的产业,而冒险种棉花织棉布。”

    只要大庆还需要绫罗绸缎,他们就能靠种桑养蚕饱一家老小,这才是稳妥的。

    除非有那么一日,种棉获利明显高于丝织。

    “那其他地方呢?”裴若竹又问。

    “松江府往南或是往北,自然都可种植棉花,只不过万事都是循序渐进。”裴少淮解释道,“三姐不妨试想,松江府之外,若有农户种了三两亩棉花,岁末收棉铃几百斤而已,农户会如何处置?”

    裴若竹思忖了好一会,才应道:“说多不多,只怕这户人家未必会为了这几百斤的棉铃准备一整套的器具,而选择手工去剥棉籽,再慢慢搓成线、纺成布……这样耗去的人力大大增加,而产出的布匹良莠不齐,多为自产自用。”

    只要不像松江府那样连片种植,就很难形成产业。

    劳而不见利,推广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裴少淮愈发敬佩三姐,只需稍作引导,她便能想清楚、想明白其间环环相扣的道理。裴少淮甚至觉得,即便没有他的解答,三姐多花些时间,出去走走看看,也能看透想透。

    有的人看到一方小布,只是一方小布而已,而有的人透过小布已经看到满山遍野雪茫茫的白棉花。

    裴若竹一边思忖,一边将心中所想说出来,道:“此物要多种才可见其利,借助纺织机具才能省其力。”

    “三姐可以再多想一层,缘何机具分为搅车、大弓椎、捲筵和踏纺车这么多种。”裴少淮道,每一样机具都代表其中一道工序。

    裴若竹对弟弟所说的这些机具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没能想明白这层深意,但她并未追问,而是先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可以以后再慢慢想通。

    她轻抚隆起的肚子,笑笑道:“若是有机会,还是要去一趟江南之地,总是真正见过了用过了,才能想得透彻。”

    “父亲就在太仓州,一定会有机会的。”

    方才谈话间,裴少淮一直没注意到三姐夫,这会儿谈完了,才看见乔允升一直在茶案上运笔记录,写下了好几页纸。

    竹姐儿谢过弟弟解惑后,告辞又去了逢玉轩那边,乔允升则留了下来。

    “内弟见识真广,不光识得制造银币,还懂得种棉纺织。”乔允升赞道,又言,“今日真是跟着长见识了。”

    “姐夫过誉了。”

    乔允升整理方才所记文稿,同裴少淮确认了那几个机具的名称,言道:“你也省得你三姐的性子,她心中若有了想法,必定付诸于行……种棉花做纺织这件事,她是认真的,说是再考虑考虑,实际已经拿定了主意。”

    乔允升也有自己的打算,他笑道:“我打算先帮她找到这些机具,再从江南请几位精通种棉、织布、染布各道工序的师傅来京城,来年春日在官庄里种上几十亩棉花试试,让她积累些经验,也免得她这段时日一直心心念念的。”从无到有,此事并不容易。

    “要找织棉机具不难,津弟他们就在太仓州,姐夫只需修书一封,津弟自会办妥当,把师傅、机具送回来。”裴少淮建议道。

    “好主意,差些把少津在太仓州这事给忘了。”乔允升有些不好意思,又说道,“今日叨扰内弟了,再次谢过内弟。”

    乔允升总是这么谦逊有礼。这不是见外,而是乔允升性子本就如此。

    裴少淮心想,在这样的世道里,三姐夫作为男子能够这样默默支持三姐的想法,实属难得。

    默默支持不是什么都不做,三姐夫的做法更想一个“贤内助”。

    兴许正是南平伯爵府这样一个特殊的府邸,让三姐可以免于应付琐事,所以她能看到更多,想得更远。

    三姐和三姐夫回去了,但裴少淮思绪未断。

    三姐想要撕开的这个口子,可能会给大庆的纺织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远见也是顺势而为。

    ……

    苏州府城南邹府,还是荷花池上石亭里,又是一年暮春东风来,柳条依依,南居士老夫妇依旧一人看书一人作画。

    变的是,春风所渡的少年郎已经入朝为官。

    所幸的是,又有两名气正心明的青年,虚心来听邹阁老的教导。

    这日,少津与言成带着两个小檀木盒,又来拜访南居士夫妇。

    分别把两个木盒推到老人家跟前,少津保持神秘,笑道:“邹阁老、邹老夫人,这是大哥从京都专程送来的,不如现在打开看看。”

    “我倒要看看状元郎准备了什么好物件,值得你们替他这般卖关子。”邹阁老笑呵呵道,顺势打开了盒子锁窍。

    日光透过柳树枝,斑驳照在石桌上。

    邹阁老看着整齐摆在盒中的五枚银币,一瞬便定住了,笑嘻嘻的神情顿住化为严肃,目光锁在银币上,喉结微微颤动。

    邹老夫人没打开自己的盒子,凑过来看,只一眼也定住了。

    这一套银币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

    半晌,邹老夫人劝慰邹阁老道:“北客小友特意把银币送来,是想叫你高兴,不是叫你这样一言不发。”

    “对对对……要高兴才对。”邹阁老抹抹眼,仔细读了裴少淮写给他的信,才抹干的眼又热泪盈眶,道,“好,真好……”朝廷很快就会发行这套银币。

    他在朝时未竟的事业,北客小友走出了第一步。

    又看那些精美的图案,邹老夫人言道:“这样细致的纹路,竟也能镌刻在银币上。”她越看越觉得“长河入海”像是她送裴少淮的那幅画,经过化简而成。

    邹阁老同裴少津、徐言成说起往事,他言道:“我最是惭愧的一件事,便是身在户部尚书之位,却未能阻止朝廷大量印发宝钞。每多印一张宝钞,便等同于空手偷走一个百姓半年的收成,以至于朝廷失信于民,一贯宝钞只值几十文钱,甚至无人肯收肯用。”

    宝钞几近沦为废纸。

    他愧对他的官职。

    等到朝廷稳定了,他也已入阁,邹阁老想要设法挽救朝廷宝钞,结果身陷党争,所提谏言不了了之。

    所以当他看到新的银币才会那么激动。

    邹阁老的目光落在裴少淮的信末——

    “晚辈能够谏言成功,非晚辈见识何等独到,而是沿着南居先生曾经铺好的路,走完了最后一步。”

    若非邹阁老在位时已经打好基础,岂会裴少淮一提铸币权,天子就同意了呢?

    天时地利,裴少淮在恰好的时机,重提“旧事”,这份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

    第116章

    新银币正式发行,过程小有曲折,但总体是顺利的。

    兵部会同顺天府衙,临时征用京都内的大小钱庄,又遴选精干小吏负责称量碎银、估量成色,按价给老百姓换成等额的新银币。

    制造银币过程产生的火耗、消磨,皆由朝廷承担。

    用裴少淮的方法制造银币,批量严控,产生的火耗并不多,远在一成之下。

    因前期造势好,又无须承担火耗,百姓“有利可图”,所以京都百姓们热情高涨,各处钱庄的兑换窗口皆挤满了人,争先恐后要兑换新币。

    兵部赶紧借调府衙衙差看管秩序,才顺畅了许多。

    百姓拿到新银币,发现银币镌刻的图案比贴出来的样示,还要更精美几分。有人企图拿银币炒利,但随着朝廷加大发行量,这些歪心思不攻自破。

    太仆寺押运新制银币南下,南直隶应天府亦同步发行新银币,江南之地素来富饶,所需要的钱币量比顺天府高出三倍不止,涌起一股家家户户换银币的潮流。

    一个多月后,新银币已经在京都城内开始流通。

    这日,裴少淮出来办事,午膳时在贺相楼点了几个小菜,喝了两盏茶。

    结账时,“客官,一共两百七十八文。”长舟从荷包里取出二钱、一钱的银币各一枚,排在柜台上。

    老掌柜笑呵呵用指心捻了捻银币,动作很是不经意,马上就收下了,找给长舟二十余个铜板。

    裴少淮注意到掌柜这个验钱的动作,遂倚在柜台前,问了一嘴:“掌柜无需辨别银币真伪、质地成色吗?”

    掌柜见裴少淮虽穿着寻常衣袍,脚下却是一对官靴,笑应道:“回官老爷的话,眼下这样的银币,只有朝廷做得出来。”摸一摸纹路就能辨别,他又道,“官老爷看一看这个就知晓了。”

    掌柜从柜中取出一枚五钱的泰山币,又取出一枚翻砂铸造的劣币,并排放在一起,对比明显,一目了然,根本无需去摸就能辨别。

    裴少淮本想问“朝廷这套银币可好用”,可这样问实在强人所难,得到的回答未必是真,于是他换了个说法,道:“贺相楼现在可还收碎银、银两?”

    “贺相楼开门做生意,自然还是收银两的。只不过客人们喜欢用银币,咱们收钱的图个方便,也更喜欢收银币。”掌柜应道,他指了指身后的秤杆、秤砣,又笑道,“官老爷看,这秤杆半个月不用,都开始落灰尘了。”

    “哦,这是为何?”

    眼下贺相楼客人三三两两,掌柜并不忙碌,所以仔细应道:“一钱银币等同一百文钱,无需费心费力去辨别银两质地,也无需裁切碎银称重,这样方便的银币谁不喜欢?”能够直接按额度计价,谁愿意称来称去的。

    从前忙碌的时候,柜台收银三个人都忙不过来,还容易因为银子成色、份量和客人吵起来。

    掌柜用碎布擦了擦泰山币,银币锃亮如镜,他说道:“寻常白银放在柜中,容易包浆化黑,而这些银币只需平日里随手擦擦就行。”

    贺相楼掌柜是个嘴皮子利索的,滔滔不绝,竟一口气说出了七八条之多,有些好处是裴少淮都没有想到的。

    有客人过来结账,裴少淮便带着长舟离开了。

    走在街上,裴少淮发现大街两侧有许多卖荷包的小摊子,样式各异,他好奇从摊子上拿起一款荷包,才知晓里头内有乾坤——按银币的尺寸划分了许多小格子,可以牢牢卡住银币,不易滑落。

    又见街上有许多妇人把一钱的银币钻孔,做成耳饰佩戴,银光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