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变法箭在弦上
苏轼关切道:“子由弟,王安石那人不好相处。如今他虽是副宰相,但独揽大权。你去了条例司可要处处小心。” 苏辙笑了:“这话我也正想和你说。老哥,你这个人心肠热,对谁都没有防备。朝堂里,人多口杂,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话谁都不能说。” 若说哥哥当官,那绝对是好官。 他的才华绝不仅仅体现在文学成就上,他关爱百姓,又能提出解决之法,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容易相信人,还管不住自己那张嘴。 在官场上,这比王安石的固执还要糟糕。 王安石固执大不了没朋友,但是哥哥满头都是小辫子让别人抓。 苏轼又欣慰又歉疚:“子由,明明你是弟弟,却总是替我操心。我这个哥哥真是不称职。” “爹娘就留下了咱们两兄弟,哥哥你何必分彼此?” 苏辙握住哥哥的手,从方才的吊儿郎当变得郑重。 苏轼大为感动:“子由弟,幸好有你!” 弟弟一直都是苏轼胸口的最后一抹温暖,在他往后最黑暗的时刻里,也是那仅有的一丝曙光,让他振作,让他坚强。 苏辙靠近哥哥,干脆搂着他的肩膀:“老哥,以后咱哥俩互相扶持,一起走完下辈子!你记得,朝堂里要是有让你看不惯的人和事,你就回家来同我讲,一定要沉住气!” 苏轼不敢完全答应:“我会努力憋住!” 苏辙懒得倒酒,干脆同哥哥一人一壶:“来,老哥!咱们今夜喝个天昏地暗!” 苏轼拿起酒壶与弟弟碰杯:“人生得意须尽欢,喝!”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边厢的兄弟俩是喝高兴了,那边厢的王闰之却担心得睡不着。 她来到文姬门外敲门。 此时文姬正准备睡下,看见嫂嫂,连忙把她迎了进来。 “嫂嫂请坐,这么晚了是不是有急事?” 王闰之欲言又止,犹豫再三还是说道:“弟妹,这二郎和三郎这么晚了还喝酒。我听说何七送了八九壶酒进去,我怕他俩······” 文姬安抚道:“嫂嫂且把心放肚子里。哥哥和三郎都有分寸。这次回京,他们都领了官职,日后面对的事情多着呢,让他们畅快喝一回!” 王闰之唉声叹气:“有时候我见官人愁眉不展,想问问他,又怕他不高兴。” 文姬劝解道:“男主外,咱们女子主内。外边人事纷杂,烦恼事也多,有时候他们不告诉咱们,是怕我们担心。而且官场上的事情说了咱们也不懂,不如他们兄弟俩互诉衷肠。咱们女子管好家里和孩子,让他们省心便是最好不过的了。嫂嫂,你说对吗?” 王闰之蹙眉:“文姬,你一直都这么善解人意。有时候我真羡慕,可以替三郎打理这么大的家业,而我却什么都为二郎做不了。” 文姬道:“谁说嫂嫂什么都没做?你每天照料迈儿,督促他念书,劳苦功高。而且嫂嫂还年轻,还要给苏家开枝散叶。家里孩子越多越好,反正咱家又不是养不起!” 王闰之面浅,听了弟妹的话耳根一红。 文姬道:“你瞧我和三郎都三个孩子了,二哥只得一个。这里就咱们妯娌两个,嫂子你别害羞。这事儿你得抓紧些!” 王闰之当然也想要自己的孩子,只是她心里担心迈儿:“多谢弟妹,我会留心,只是得顺其自然。弟妹,这么晚还来打扰你,我真是过意不去。你快休息,我走了。” 文姬拉着嫂嫂的手,亲自把她送到门口。 ****** 自从进入制置三司条例司,苏辙每天都很忙碌,早出晚归。 事实上,不止苏辙一个人,条例司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忙碌。 作为变法的中枢机构,里面每天都在讨论,起草变法条例。 皇帝很急迫,王安石也很急迫,下边的官员就忙得像只陀螺。 这一天,成员们又被王安石召集在一起开会。 目前,属官们草拟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 详细的内容每个属官都十分了解。 王安石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大胆直言,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就着手修改。” 话音刚落,大家就开始讨论起来。 事实上,这样的商讨已经进行过很多次。 王安石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只能修改细节,反对和阻扰绝对不行。 之前也有人提出过反对意见,立刻就被逐出了条例司,甚至被贬黜出京,导致谁都不敢唱反调,只敢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 当然了,如今除了苏辙,条例司里的属官都是王安石亲自挑选的心腹,也没人公然唱反调。 苏辙是皇上安排进来的人,王安石也看中他的才华,所以对苏辙还算客气。 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全貌,就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所以苏辙从第一天进入条例司就很低调。 他默默听着同僚们的讨论,仔细查看他们写的变法条例,对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算是有了初步了解。 如今几大变法法案已经出炉,马上就要呈递给皇帝施行,有些话苏辙就不得不说了。 只见他上前一步,拱手道:“王相公,下官有些拙见。” 王安石道:“子由在条例司许久未说话,我正想听听你的意见。” 苏辙很是客气,道:“王相公一心为民办实事,青苗之法也曾在您出任的地方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今要把青苗之法推行大宋全境,只怕不妥。” 王安石不解:“你既说青苗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何今日又要反对。” 青苗法的基础是常平仓和广惠仓。 农民靠天吃饭,风调雨顺丰收了,供大于求,米价就会下跌;受了灾就到导致米价上涨。 为了平抑米家,朝廷在主要州县设立常平仓,稻谷价低时就进行收购,灾年米贵之时就以低于市价卖给百姓。 常平仓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百姓,打击囤积居奇的奸商。 而广惠仓就是大宋的储备粮仓,在需要时用来赈灾,救急用的。 青苗法是为了解决农民最艰难的春天。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